bet365官网

当前位置:bet365官网 > 业务 > 教育服务 > 高等教育

AI科技赋能非遗文化!在港科广邂逅千年香云纱

  • 发布时间:2023-12-01 18:51:55
  • 来源: bet365官网 、港科大(广州)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在AIGC时代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为我们带来了

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年九月起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思维联合课程展

在港科大(广州)C3创作空间成功展出

下面一起来看看

港科大(广州)与中国美术学院学生

如何共同完成

香云纱艺术装置

  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丝绸界誉为“软黄金”,“香云纱染整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申遗成功后,香云纱仍面临鲜为人知的困境。

  经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发现,受天气和地域的影响,香云纱染整工艺较难呈现于游客眼前,且博物馆内缺乏交互设计,难以吸引年轻人了解与传播文化。

  为了唤起人们对香云纱非遗文化的关注和兴趣,团队成员创新地提出在机场、高铁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搭建一个面积约为2平方米的香云纱艺术装置。“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使参观者身临其境,体验香云纱的染晒过程。

图片1.png

  参观者可佩戴VR设备,亲身体验香云纱染晒的五大工序和天气日光循环的效果。摄像头会捕捉参观者的动作,结合AIGC技术,获取数据,并生成纹样,最后通过激光雕刻在香云纱上。当参观者完成所有工序体验后,将获得一份独一无二的香云纱纪念品。

香云纱艺术装置的成型之路

探访——走近香云纱

  团队成员蔡嘉雯表示,自己曾经和朋友参观过一个非正式的丝绸博物馆,当中提及香云纱的制作工艺,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参加设计思维联合课程时,老师提到了乡村振兴。“和团队成员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我就想到了香云纱,并最终和大家一起选定了这个主题。”

  在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署理主任张康教授的引荐下,蔡嘉雯同香云纱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佛山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廖雪林老师加上了好友。通过廖院长的介绍,蔡嘉雯和团队的小伙伴进一步了解了香云纱的工艺——从蚕到茧,抽丝织成坯纱,一匹香云纱的诞生,需要经历“三洗九煮十八晒”,用时至少一年。

图片2.png

  为完成前期调研,团队前往佛山的香云纱工场、香云纱博物馆、香云纱酒店和顺德购物街等地,对香云纱的厂家、店员、顺德居民及游客进行了详细访问。

  现场,大家发现香云纱博物馆内装修简单,仅有单一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所展示的机器也较为陈旧;受天气和时间所限,即使游客去到香云纱博物馆或工场,也不一定能看到香云纱的染晒过程,没法切身了解香云纱的工序。

图片3.png

构想——“活化”香云纱

  香云纱原料薯莨的记载起源于唐代,而香云纱的制作工艺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所记载。目前,香云纱价格不菲,主要面向高消费人群,游客、居民,年轻一代对其了解甚少。

图片4.png

  团队确定项目主题后,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作为目标对象,从文化传播方式、博物馆交互体验、香云纱纹样设计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为了实现可扩展性、适应性和互动性,团队成员开始头脑风暴,从发散的一百多个想法中聚焦了三个主要方案:VR/AR体验香云纱工序、个人化生成式艺术纹样、香云纱文创与产品结合。

  在原型设计和可行性测试方面,团队成员先通过建模构想原型空间,后搭建装置实物,通过摄像头捕捉体验者的动作,利用多种技术和工具完成艺术纹样生成、3D物件与场景搭建、VR场景搭建、机械旋转控制等。

图片5.png

  非遗的延续不能只靠博物馆,要让更多人直观地感受到香云纱的魅力,同时也意识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想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搭建一个可互动的香云纱艺术装置,利用虚拟与可触及的体验来解决天气与地域演示的限制。”蔡嘉雯分享道,通过多模态的交互,人们能够亲身参与、体验香云纱的工艺魅力。香云纱的“新生”需要更多表达方式,这一装置将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展示平台,吸引年轻人和游客,进一步推广和传播香云纱文化。“未来,我们想延续多模态交互研究,并将模块化结构应用于其他非遗文化传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