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二年广州教育工作要点
2012年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时期,也是广州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市教育系统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全会精神,全面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开创广州教育优先发展新局面,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全会精神。中共广州市委十届全会的胜利召开,确立了广州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12338”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贯彻落实到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去,敢于动真碰硬抓落实,更好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和各项目标的完成时间节点,建立监督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组织实施。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各地各学校实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指导。推进《广州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快创建“广东省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步伐,力争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广州市实现教育现代化夯实基础。继续开展教育强镇复评工作,推动农村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加强教育合作和交流。推进广佛肇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合作和招生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和清远市教育合作交流。推进穗港教育合作交流,落实第六批粤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签约学校的交流活动。健全亚太教育交流与合作广州机制,协调推进中山大学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办学,广州医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合作办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南沙合作办学,以及中新知识城教育合作项目,提高广州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空间和水平。
二、着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比重,为2013年实现各区(县级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30%以上的目标夯实基础,推动学前教育大发展,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好201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力度,惠民生暖民心,对广州市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以及其他优抚对象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进行资助。实行奖补结合,推进公办幼儿园、镇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扶持集体办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调整公办园收费标准。整顿无证办园现象。
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三旧”改造为契机,研究编制全市教育设施布点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按照均衡布局、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原则规划布局全市中小学教育设施。协同市有关部门,继续完善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移交工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力争全市基本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认真按照市13届第153次政府常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责任落实,实行倒排工作机制,确保校舍安全工程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继续深入推进“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和“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全面总结和验收“百校扶百校”工作,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教育应用实验,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建设。
完善非广州户籍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认真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加大投入,完善积分制入户办法、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继续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和64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项目提升工程,强化文化立校和内涵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广州风格高中多样化办学的特色谱系,推动普通高中整体优质发展。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严格按照校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在狠抓质量的同时,着力抓特色发展和品牌建设。制定《广州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规范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研究部署2012年普通高考备考工作,巩固提升普通高考水平。
加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制定促进工读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工读教育学校新建工程。继续大力推进省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广州市聋人学校、广州市盲人学校异地新建工作。开展民族教育现状调研,加强内地民族班的管理和指导。
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按照新一轮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精神,加强中职教育资源整合,改善办学条件。制定和实施市属中职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和办法。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协调解决用地困难学校征地扩校工作,确保列入省100所新建扩建中职学校项目按时完成。加强做好国家、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的申报和建设工作。推动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拓展职业教育办学资源。认真总结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收中职毕业生和“三二分段”中高职联合培养两项试点工作,完善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精品课程建设和评审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巩固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制定职业技能竞赛、质量检测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衔接办法,促进中职学生考证和就业。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教育,新建一批社区教育中心和省级以上社区教育实验区,大力开展各类职工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提高市属高校办学水平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程,继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优秀教材、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示范性专业等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推动国家(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加快广州医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优化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加强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建设,组织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验收及高校“羊城学者”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加强高校学位建设和管理。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申报和筹建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工作。办好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五、出台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2012年,市政府将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要认真做好学习和宣传贯彻工作,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做好2012年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完成2011年资助项目绩效评价。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年检信息发布制度和招生广告备案制度,探索网上年检,细化年检量化标准,加强对年检结论的运用,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秩序。逐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验收工作。实施“民办资助”计划,通过购买服务、教师援助、扶持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推进优质民办学校建设,对创建等级学校和特色学校的民办学校进行扶持和奖励。发挥各级民办教育协会自律、协调、服务功能,完善民办学校行业管理和专业服务。加强广州市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开展民办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大《厚学养德 行为世范——广州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本》宣传力度,举办“广州市支教教师先进事迹分享会”。组织开展第二届青年教师形象大赛、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等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拟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广州市教师工作会议,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继续做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职员工作和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状况。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开展教育专家、名校长和名教师培养对象的遴选和培养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系列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推动教师资源分布的区域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建设,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完成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完善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员聘用制度。推进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山区教师补贴政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干部梯队建设规划。
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资金,完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大力推进“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及7个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探索中小学组团发展模式,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稳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完善小学地段划分和初中对口直升、电脑派位入学制度,完善非广州市户籍子女入学政策,加强民办中小学招生考试管理。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科学业评价标准》,构建关注全体学生,有利于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教学衔接,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区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评价制度。中职学校继续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提高教研团队专业素质,加强研究和指导,巩固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成果。继续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专项工作,加强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域推进模式研究”等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再次开发,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完成广州市第八届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部分)的评审,启动广州市第九届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加强辅导员等政工队伍和宣传思想建设工作。继续加强中小学德育校长、班主任、德育团队干部、德育研究团体等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实效。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第三批中小学德育绩效评估和中职学校德育评估,打造广州德育工作特色。强化实践育人,继续抓好广州市德育实践品牌活动,拓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类指导。继续推进“书香校园”活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推进“五四”系列活动、中小学书信节等德育品牌活动的创新发展。认真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内地民族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发挥关工委在教育青少年学生中的积极作用。
扎实推进“创文”各项工作。2012年是广州市新一轮“创文”工作的启动之年。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把巩固提高“创文”工作成果作为常态工作狠抓落实,将创建工作纳入教育部门年度工作安排,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和学生齐心协力“创文”,扎实开展教育系统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青少年志愿服务,确保广州市以优异成绩通过2012年全国部分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巩固“创文”工作成果。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完善工作机制,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和出台教育信息化相关规范和制度文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网络互动教学教研系统”、“广州市名优教师工作站”项目建设和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规范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提高建设绩效,高质量推进广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广州数字教育城”二期建设,有效整合教育信息资源,促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加强体卫艺和国防、科技教育。制定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启动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建设试点项目。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快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考试评价制度及特长生培养制度,推进2013年中考体育考试改革项目。组织做好参加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工作。积极推进“大中专学生100%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和“广州市适龄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项目等政府民生工程。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有效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利用社会艺术资源,加大对学校艺术教育团队建设的扶持力度,改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组织广州学生交响乐团首演。认真做好广州市参加教育部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工作,扩大参展项目,打造精品节目。加强国防教育,做好2012年少年军校和学生军训工作。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科技环保教育工作。积极实施“英才翱翔2158计划”。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活动,举办“国际青少年科技实践大赛广州邀请赛”、“2012年首届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科技教育活动锦标赛”。
八、优化教育环境,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统筹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和《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落实法定增长要求,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依法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安排使用教育经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组织实施市《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和教育民生工程,推动在教育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要以人为本,经费安排重点向困难群体以及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落实各项贫困家庭子女补助和免费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教育督导。坚持督政与督学并举,指导与监督并重,以教育督导为重要手段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化。认真落实省对市、市对区(县级市)开展的2009、2010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力促发展。加强督政工作,推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建设进行中期专项督查;争取100%的区(县级市)通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并对已通过验收的区所承诺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进行“回头看”,抓薄弱环节,防问题反弹,促整体提升。加强督学工作,通过开展等级学校(幼儿园)评估、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和优化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评价,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全面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作用。优化教育督导模式,提高视导效益,简化评估程序,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的服务能力和监督水平。
加强教育立法。启动《广州市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出台《广州市校园安全管理规定》。科学制定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和“五五”依法治市规划,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依法治教,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加强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各种违规办学行为,维护教育发展秩序。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组织开展第十五届全国“推普周”活动,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群策群力,重点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校车安全等的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广州实际,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完善校车的管理、运营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校车的执法力度,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安全。进一步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应急避险训练基地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教育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提高教育后勤产业安全生产能力。积极稳妥处理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
加强对口支援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指导做好北部山区镇教育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点倾斜,坚持硬件、软件齐头并进,全面改善山区镇的教育设施,提高山区镇的教育质量,确保到2012年底,实现北部山区镇教育大改观,带动农村教育的大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口支援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认识,服从和服务大局,认真做好新疆疏附县、西藏林芝地区、广西百色地区、重庆巫山县、梅州地区等地的对口援助和支教工作,在资源共享、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等软件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加强扶贫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巩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成果。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深入推进局机关和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岗位奉献”、“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主题,着力在不断增强党组织活力,提高党员素质上创先争优;在不断增强育人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创先争优;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改善教育民生中创先争优;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中创先争优;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中创先争优,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加强政风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大兴调研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工作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基层评议机关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加强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及时向社会发布教育信息。加强政务窗口建设,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教育宣传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健全新闻发布制度,扎实做好“中国广州发布”官方微博等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尊重市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积极应对,维护教育良好形象。推进学校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水平。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明确领导责任,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切实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重点资金使用的监督。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监督,维护选人用人的清正之风。继续推进岗位廉政风险管理,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紧紧抓住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干部人事、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后勤保障、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监督,从制度上深化源头治理,拓展反腐倡廉工作领域。开展教育收费检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教育经费审计,特别是要加强对教育民生项目的经费审计,杜绝教育经费被挪用、挤占的情况。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强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